明明是减税惠及1亿人,公众为何反应冷淡?
摘要:现在大病可以扣除。但实际上,青壮年患上大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后,收入锐减或没有收入,无法抵扣。而且,纳税的青年、壮年是身体最稳定的时候,家庭抚养的孩子,赡养的老人,更容易遭遇重大疾病,但他们不纳税,自然没有抵扣,抚养人、赡养人也不能据此申请抵扣。这会导致逻辑上的违和。比如,子女上学可以抵扣,但子女患上大病,休学了,反而不能扣除。
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23]13号 国务院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涉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后的扣除标准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此次调整,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均由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将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也就是说,最高抵扣总额从4万8千元增加到8万4千元。
凯恩斯主义强调消费对经济的提振作用,认为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扮演需求管理者的角色,想尽办法刺激居民消费,其中就包括发钱。
不能直接发钱,返税也是好的。比起发钱,减负,也就是减税或返税阻力更小,更容易实施。
此次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可以看作一揽子返税、减税工具包中的最新一个。连日来,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发出个税“红包”。8月2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刚刚宣布延续实施一批个税优惠政策至2027年底,包括年终奖可以继续单独计税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到个人,可能会受益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此次调整惠及人群规模很大。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根据个人收入分布情况,进行了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的推算。推算结果显示,中国交个税的人数约为1.53亿人。在2018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个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上调至5000元后,7000多万个纳税人的工薪所得无需再缴税。那么,两个数据相减,就是大约8300万人纳税,4年后,纳税人口应该有所增长,那么,此次政策大致能惠及一亿人。
这个一亿人的群体,是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
这种返回的钱,某种程度上类似失而复得,会带来额外的兴奋感,对于刺激消费是很好的。当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当下预防风险,持有现金的动机会增加,家庭可能不会去消费,更不会贸然增加杠杆买房。但不能就此说这个政策效率不高,是无用的。
纾困解难,减小老百姓的经济压力,舒缓老百姓的心理负担,老百姓的感受,本身就应该是政策的目标。
经济发展是老百姓好的感受,获得感的根本。但那些直接能提高老百姓感受、获得感的政策,哪怕经济效率低一些,也是应该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放弃唯经济效果论,要看得更深更远。
有人这样描述当年走出大萧条阴影的美国人:“最终,复苏的原因不是那些水坝、道路、桥梁、公园、隧道,或那些年所建造的成千上万的公共建设;而是种更无形的东西。一年前还沮丧绝望的人,突然间恢复生机,筋疲力尽的人们,突然找到了自我。”
这话出自美国电影《海洋饼干》。海洋饼干是一匹马的名字,在经济大萧条的后半期,海洋饼干已经超越了赛马本身,已经成为很多美国人的精神偶像。它的赛事广播,吸引了4000 万名听众。它周复一周、年复一年地成为报刊杂志的报道主题,鼓舞着当时美国的民众信心。
所谓市场,就是靠预期、靠信心、靠精气神支撑,这些无形的东西驱动着机器、生产线、货物、服务的运行。现在大家都需要一点精气神,社会需要注入一些高兴的、带来获得感的因素。
好的政策,需要好的互动,有了好的互动,一方面可以放大政策带来的效应,增强政策带来预期与信心,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进一步的政策出台,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实际上,未来专项抵扣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比如,现在大病可以扣除。但实际上,青壮年患上大病,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力后,收入锐减或没有收入,无法抵扣。而且,纳税的青年、壮年是身体最稳定的时候,家庭抚养的孩子,赡养的老人,更容易遭遇重大疾病,但他们不纳税,自然没有抵扣,抚养人、赡养人也不能据此申请抵扣。这会导致逻辑上的违和。比如,子女上学可以抵扣,但子女患上大病,休学了,反而不能扣除。
还有就是多孩家庭,很可能父母之一全职在家不上班,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收入可能不低,但分摊到4、5个人头上,立马就变低了。这一情况,也专项抵扣也没涵盖在内。
最好的、也是最公平的办法,就是直接以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也有利于促进生育率的提高。
然而,不得不说,现在的舆论对于好的政策缺乏热情、缺乏表达认同,不少是冷漠的承受,好的无言,坏的也无语。
这种普遍性的返税带来的舆论反响,在社交上呈现的高兴、认可,远比不上核废水、甚至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比如“外国势力收购小麦青储,危害中国粮食安全”带来的舆论反响大。这也是当下中国舆论的可叹之处。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作者|刘远举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相关文章:
- [财税资讯]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财税资讯]财政部: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财税资讯]增值税法通过!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 [财税资讯]一人名下有多户个体工商户均存在虚开发票行为 金额均超过100万元,处罚谁?
- [财税资讯]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关于取消相关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通告
- [财税资讯]深圳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
- [财税资讯]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关于填报2024年全国税收统计调查资料的通告
- [财税资讯]央广财评:税务部门公布5起涉税违法案件 打击违法者就是保护守法者
- [财税资讯]关于《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民航旅客运输服务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的公告》的解读
- [财税资讯]深汕合作区出台税费共治办法
相关推荐:
- [财税资讯]胡静林:深化税收改革 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 [财税资讯]虚开“陷阱”:骗取大学生身份注册餐饮店
- [财税资讯]人民法院公告关于道县新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退回税收奖励和产业扶持资金的告知书
- [财税资讯]深圳市税务局与市残联、市人社局共同举办助残惠企活动
- [财税资讯]深圳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南山区举办税务稽查专题宣讲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前进
- [财税资讯]深圳税务以“春训”迈好“开局”第一步
- [财税资讯]深圳税务首次表彰信用优质中介机构,聘任“纳税服务体验官”提升服务质量
- [财税资讯]王军在湖南调研全力以赴推进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落细
- [财税资讯]全国税务系统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 [财税资讯]深圳出新招实招促毕业生就业 主动出击 精准促就业 创新形式 拓宽就业路
- 维护税收征管秩序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两高一部”、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 《增值税法》即将颁布!10大变化提前看
- 深圳商事登记减资公告满45日后,企业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办理减资流程?
- 深圳国税关于停止使用定额发票的通知及说明
- 财政部: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8月1日起金税卡停售 启用金税盘、报税盘
- 深圳新版电子税务局功能清单2024.7.29
- 两部门:推出12项服务新措施 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 规范涉税服务
-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关于取消相关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通告
- 2015年1月1日起新办的小规模纳税人需要购买税控设备